
脹庫停機再現 粕強油弱難持續
來源:中國證券報 記者 王姣 時間:2014-04-16 瀏覽:3482次
南美即將陸續到港疊加下游養殖需求慘淡,在港口庫存的高壓下,國內飼料企業采購步伐放緩,“去庫存”成為油粕行業最關心的關鍵詞。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國內養殖業低迷和消費疲軟,油粕庫存量可能繼續增加,這給市場的反彈帶來壓力,而油廠挺油支撐油脂抗跌,粕強油弱局面難以持續。
庫存或重回高位
國內高庫存仍需要時間消化,南美大豆卻陸續開始裝運,在國內飼料整體需求仍然不佳的背景下,當前飼料廠及經銷商飼料企業采購步伐放緩,盡管油廠通過移庫操作基本控制了豆粕庫存的快速上漲,但油粕商業庫存仍再度回升。
據部署最新數據,3月份國內進口大豆462萬噸,低于2月進口量481萬噸,高于同期的384萬噸。大豆到港加速,導致大豆庫存量繼續回升,截止到4月11日,國內進口大豆庫存總量648.44萬噸,周環比增幅0.89%,較去年同期增82.9%。
“上周因適逢清明假期國內油廠開機率明顯下降,加上由于近兩周豆粕出貨放慢,部分油廠再現脹庫現象被迫停機,也有少部分油廠大豆暫時未接上停機。”長江期貨研究員韋蕾告訴記者。據悉,由于終端需求疲軟,出貨放緩,油粕商業庫存再度回升,且部分出現脹庫,截止到4月6日,國內沿海主要地區油廠豆粕總庫存量79.65萬噸,當周同比增加2.66%;截止到4月11日,商業庫存總量99.05萬噸,當周同比增加2.52%。
“隨著大豆到港量不斷增大,屆時油廠開機率勢必也將進一步提高,油脂市場繼續面臨去庫存,豆油庫存或重回100萬噸。且港口棕櫚油庫存目前已高達110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水準。”韋蕾表示,終端需求不旺及國儲菜油拋售擔憂進而對市場上漲形成較大的阻力。
需求現回暖跡象
“賣一頭生豬約虧損300元,賣一只羽肉雞虧損10元左右,好在魚蝦價格正持續走高。”有飼料企業介紹,生豬養殖的深度虧損幾乎令人絕望,禽類養殖的全面復蘇又有待時日,眼下,市場暫時聚焦于水產養殖的恢復情況。
據業內人士介紹,進入二季度以來,淡水魚價格非常理想,草根調研顯示,廣東地區草魚價格達到5.7元左右一斤,明顯高于去年,養殖戶投苗熱情較高,同時對蝦于去年下半年以來價格持續走高,4月已經上漲30%,同樣推動了養殖熱情。
韋蕾認為,豆粕終端消耗緩慢和本月大豆到港量龐大,豆粕又出現脹庫停機,在禽類養殖需求尚未恢復,水產養殖業啟動初期,豆粕回落風險加劇。而壓榨利潤虧損,豆粕消費低迷,后期油廠挺油支撐油脂抗跌,但國儲拋菜油擔憂仍在,小包裝油降價10%,油脂價格區間震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