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沿江中晚稻防治“寒露風”技術意見
來源:鑫鼎盛期貨呼和浩特市營業部轉自中華糧網 時間:2014-09-10 瀏覽:3585次
沿江地區秈稻和的安全齊穗期一般在9月15日和9月20日。立秋以來,該區域持續低溫陰雨,遲播太湖糯等單季晚稻品種和雙季晚稻品種光合作用減弱、抗逆性降低、生育期推遲。經剝查,太湖糯和遲播雙季晚稻才開始幼穗分化,極少數6月份直播的品種還沒有進入分化階段,極有可能導致后期遭遇“寒露風”影響。因此,各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定方案,幫助農民防御“寒露風”,確保秋糧豐收。主要技術措施有:
1.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在中后期肥料運籌上,要采用磷鉀肥配合平衡施肥法,防止氮肥施用過多、過遲,造成生育期推遲,加重寒露風危害。對于長勢較弱,葉色較淡的禾苗,在“寒露風”入侵前幾天,宜適量施氮肥,以提高光合效率,增強抗性,減少“包頸”現象。“寒露風”過后要及時噴施根外追肥,畝用磷酸二氫鉀100~150克,加水45公斤噴霧,一般可提高結實率5%~8%。一般田塊可以采取控制氮肥施用量,少施氮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增強植株抗逆性,實現青桿黃熟。
2.灌水增溫,日排夜灌。要經常收聽天氣預報,關注天氣變化,在“寒露風”來臨前,實行淺、濕、干交替灌溉的方法,防止水稻貪青晚熟,加快生育進程。一般,可灌5厘米以上深水,能提高田面溫度1~3℃。溫度較低和氣溫降幅較大時要實行日排夜灌方式進行水漿管理,這樣增溫效果更好。
3、葉面噴水,提高濕度。在“寒露風”發生時,可采用人工葉面噴水霧,能有效提高田間濕度和溫度,減輕“寒露風”的危害。具體做法是:在上午9時水稻開花前和下午3時水稻收花后,田間采用人工噴水,以噴霧狀水滴為宜,至溫度回升后才停止,可減少葉片干枯,防止花粉、柱頭干枯而促進授粉。
4、合理噴施調節劑,增強植株抗寒能力。水稻受“寒露風”影響出穗遲緩,可用每畝用1~2克“九二0”,兌水45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加速抽穗進度,可提早齊穗期3天左右,減少“包頸”現象發生,從而降低空秕率,提高結實率。據外地經驗,在“寒露風”來臨前,可每畝噴施200毫升瑞苗清+抗寒助劑,可以有效防止寒露風對水稻的危害。
5、及時搶收,防止倒伏。對已成熟的單季晚稻,在“寒露風”來臨前要及時組織搶收,做到顆粒歸倉;處在風口的田塊要做好防倒伏工作。
6、選對藥劑,防病治蟲。要密切注意螟蟲和穗期病害的防治。防治稻飛虱選用烯啶蟲胺、吡蚜酮、噻蟲嗪、毒死蜱、敵敵畏等;防治稻縱卷葉螟選用阿維?氟酰胺、氰蟲?毒死蜱、阿維?氯苯酰、氯蟲苯甲酰胺等;防治稻螟蟲選用阿維?氟酰胺、阿維?氯苯酰、氯蟲苯甲酰胺、殺蟲單+Bt等。防治稻瘟病選用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三環唑、稻瘟靈等;防治紋枯病選用井岡?蠟芽菌、噻呋酰胺、井岡A?戊唑醇、苯甲?丙環唑;防治稻曲病選用戊唑醇、肟菌?戊唑醇、井岡?蠟芽菌;防治病毒病(初期)選用寧南霉素、鹽酸嗎啉呱、香菇多糖等;防治細條病、基腐病、白葉枯病等細菌性病害選用噻菌銅、葉枯唑、氯溴異氰尿酸等。按照技術規范和防治對象,用準藥量,加足水量,均勻噴霧。注意交替輪換和安全用藥,確保人畜、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7、狠抓“寒露風”后的田間管理,確保豐產豐收。“寒露風”過后,首先應及時施肥,以提高土溫,促進稻株及根系生長。施肥應以暖性肥如草木灰及農家肥等為主,也可適追施磷鉀化肥;其次,在天氣轉晴回暖后,可看苗施好壯籽肥,但不宜過量。再次,“寒露風”后應科學排水。排水速度宜慢不宜急,排水后應注意保持田間的干濕交替,增加土壤氧氣,以達到促根保葉,防止水稻早衰,增加顆粒飽滿程度。
<< 返回
1.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在中后期肥料運籌上,要采用磷鉀肥配合平衡施肥法,防止氮肥施用過多、過遲,造成生育期推遲,加重寒露風危害。對于長勢較弱,葉色較淡的禾苗,在“寒露風”入侵前幾天,宜適量施氮肥,以提高光合效率,增強抗性,減少“包頸”現象。“寒露風”過后要及時噴施根外追肥,畝用磷酸二氫鉀100~150克,加水45公斤噴霧,一般可提高結實率5%~8%。一般田塊可以采取控制氮肥施用量,少施氮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增強植株抗逆性,實現青桿黃熟。
2.灌水增溫,日排夜灌。要經常收聽天氣預報,關注天氣變化,在“寒露風”來臨前,實行淺、濕、干交替灌溉的方法,防止水稻貪青晚熟,加快生育進程。一般,可灌5厘米以上深水,能提高田面溫度1~3℃。溫度較低和氣溫降幅較大時要實行日排夜灌方式進行水漿管理,這樣增溫效果更好。
3、葉面噴水,提高濕度。在“寒露風”發生時,可采用人工葉面噴水霧,能有效提高田間濕度和溫度,減輕“寒露風”的危害。具體做法是:在上午9時水稻開花前和下午3時水稻收花后,田間采用人工噴水,以噴霧狀水滴為宜,至溫度回升后才停止,可減少葉片干枯,防止花粉、柱頭干枯而促進授粉。
4、合理噴施調節劑,增強植株抗寒能力。水稻受“寒露風”影響出穗遲緩,可用每畝用1~2克“九二0”,兌水45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加速抽穗進度,可提早齊穗期3天左右,減少“包頸”現象發生,從而降低空秕率,提高結實率。據外地經驗,在“寒露風”來臨前,可每畝噴施200毫升瑞苗清+抗寒助劑,可以有效防止寒露風對水稻的危害。
5、及時搶收,防止倒伏。對已成熟的單季晚稻,在“寒露風”來臨前要及時組織搶收,做到顆粒歸倉;處在風口的田塊要做好防倒伏工作。
6、選對藥劑,防病治蟲。要密切注意螟蟲和穗期病害的防治。防治稻飛虱選用烯啶蟲胺、吡蚜酮、噻蟲嗪、毒死蜱、敵敵畏等;防治稻縱卷葉螟選用阿維?氟酰胺、氰蟲?毒死蜱、阿維?氯苯酰、氯蟲苯甲酰胺等;防治稻螟蟲選用阿維?氟酰胺、阿維?氯苯酰、氯蟲苯甲酰胺、殺蟲單+Bt等。防治稻瘟病選用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三環唑、稻瘟靈等;防治紋枯病選用井岡?蠟芽菌、噻呋酰胺、井岡A?戊唑醇、苯甲?丙環唑;防治稻曲病選用戊唑醇、肟菌?戊唑醇、井岡?蠟芽菌;防治病毒病(初期)選用寧南霉素、鹽酸嗎啉呱、香菇多糖等;防治細條病、基腐病、白葉枯病等細菌性病害選用噻菌銅、葉枯唑、氯溴異氰尿酸等。按照技術規范和防治對象,用準藥量,加足水量,均勻噴霧。注意交替輪換和安全用藥,確保人畜、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7、狠抓“寒露風”后的田間管理,確保豐產豐收。“寒露風”過后,首先應及時施肥,以提高土溫,促進稻株及根系生長。施肥應以暖性肥如草木灰及農家肥等為主,也可適追施磷鉀化肥;其次,在天氣轉晴回暖后,可看苗施好壯籽肥,但不宜過量。再次,“寒露風”后應科學排水。排水速度宜慢不宜急,排水后應注意保持田間的干濕交替,增加土壤氧氣,以達到促根保葉,防止水稻早衰,增加顆粒飽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