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國際油價夢回20年前 這一幕幕場景是如此相似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12-08 瀏覽:3772次
OPEC主要成員增產
差不多20年前,委內瑞拉經濟開始出現飛速增長,相應推動其原油日產量從1992年的220萬桶急速增加到了六年后的350萬桶。沙特于是也以增產作出回應,一時之間國際市場原油供應出現泛濫。
眼下的情形也頗為相似,沙特增產成性難以停步,今年早些時候日產量創下了1,060萬桶的歷史最高紀錄;與此同時,伊朗也計劃在明年制裁正式解除后將日產量最多提高100萬桶。
亞洲經濟增速放緩
1997年,隨著OPEC增產,亞洲經濟陷入了災難。那年7月,泰銖貶值引發金融危機,由此將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拖入衰退深淵。
根據國際組織(IMF)公布的數據,之前10年平均年度增速達到7.5%的上述國家經濟上演180度逆轉,在1998年出現了8.3%的萎縮。這一次雖然亞洲經濟并未陷入衰退,但是卻創下了25年來的最慢增速。
雅加達會議陰影籠罩
還是1997年,就在亞洲經濟危機剛剛拉開帷幕之際,OPEC在雅加達會議上作出了提高產量配額的決定,致使油價跌到了每桶10美元的低點。
老一輩OPEC成員國石油部長提及當年的那一決定時,仍不免要冠之以“雅加達幽靈”之名。印尼2009年暫停了OPEC成員國資格,時隔七年后,上周印尼又重返OPEC,但如今它已經是原油凈進口國。
“厄爾尼諾”再現
伴隨1997-1999年油價下跌的,是全球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受其影響,赤道地區大洋表面水溫升高,致使北半球秋冬氣溫高于往年正常水平,由此使得取暖油需求受到抑制。。
時間來到2015年,厄爾尼諾現象再次現身,據澳大利亞氣象局稱,其所帶來的影響已與歷史記錄中的峰值時期不相上下。美國和北歐的取暖油庫存目前處于高位,有可能影響到全球總體原油需求。
沙特伊朗“勾心斗角”
和20年前的情形一樣,沙特石油大臣納伊米和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在維也納會議上再次針鋒相對。
二人具有多次合力戰勝供應過剩危機的輝煌歷史,但是這一次,由于兩國在敘利亞、也門、伊拉克等諸多問題上的立場不一,二人在商業上的分歧也在日益加劇。
委內瑞拉的政局變幻
1998年12月查韋斯當選總統,委內瑞拉政局突變。伴隨社會主義時代的開啟,原油價格走勢瞬間出現逆轉。查韋斯曾加入沙特行列開始減產,持續10年的增產時代就此終結,但是同時,他所實行的政策卻將外國石油投資者一步一步地趕出了他的國家。
經歷了16年不間斷的“查韋斯主義”統治后,委內瑞拉在原油產量縮減10%的同時,政局也再次發生突變,反對黨剛剛在選舉中獲勝,贏得了國會的多數議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