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產油大國尼日利亞陷入“油荒” 加油站全部關閉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中財網 時間:2015-05-28 瀏覽:3571次
尼日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產油國,但是最近這個“非洲油庫”卻在遭遇著波及全國的大油荒,讓尼日利亞經濟遭受嚴重的打擊,同時也帶來很多更深層次的挑戰。
尼日利亞此次燃料緊缺已經延續了一個多月,4月份全國大選結束后,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最大經濟中心城市拉各斯等地已經出現了燃油告急。而到上個周末,這一波油荒終于達到了最高潮。
尼日利亞運輸行業受到的影響首當其沖,由于首都所有的加油站在上周末全部關閉,市民只能在當地黑市購買汽油,一升的價格超過市場價的六到七倍,而公交系統也因此接近癱瘓。此外,航空業也是油荒的直接受害者,國內航空公司將近80%的航班被迫停飛,或臨時取消,而國際航班則不得不改變路線,先行改道飛到周邊的塞內加爾、加納和貝寧等國的機場加油,再繼續飛行。
成品油短缺也進一步加劇尼日利亞的電荒。由于柴油短缺,尼日利亞的電站目前只能達到約四分之一發電能力,缺電已成普遍現象。此外,因為基站設施嚴重依賴柴油發電,尼日利亞最大的移動運營商MTN公司也公開表示因為嚴重的燃油緊缺,全國通話網絡信號可能在24小時內中斷;而國內部分廣播電臺也因同樣的原因,被迫停播;連尼日利亞的銀行、企業和政府部門因為燃料導致的電力緊張,也被迫縮短了上班時間。可以說由于嚴重的油荒,尼日利亞的經濟整體上已經陷入了癱瘓的地步。
這波被稱為尼日利亞歷史上最大規模油荒的燃油危機導火索是油罐車工人上周末發起的討薪罷工,隨之帶動了石油產業的大面積罷工,但是實際上,這次油荒危機在3月28日尼日利亞大選前后已經開始醞釀。
尼日利亞目前是非洲最大的原油生產國,日均原油產量達到200萬桶,但產油國的名頭并不能直接彌補尼日利亞成品油市場上嚴重的供需不平衡。由于缺乏足夠的煉油能力,該國每天4000萬升汽油的消費量絕大部分依賴進口。最近半年以來,由于國際油價持續走跌,甚至減半,尼日利亞的成品油供貨商信貸融資困難,需要在政府的大幅度財政補貼之下才能維持正常運轉,但隨著尼日利亞本國貨幣奈拉的大幅下跌,成品油市場的壓力隨之攀升。由于尼日利亞財政受到嚴重影響,原本要支付給成品油供貨商的燃油補貼發放不到位,從2014年10月份開始已經陷入停滯。按照供貨商方面的說法,這筆欠款目前已經達到10億美元之巨。
隨著現任總統喬納森在大選中落敗,現政府并沒有意向在謝幕前動用財政歸還這筆欠款,而尼日利亞現任財政部長伊維拉此前還公開對欠款數額提出質疑,要求中央銀行介入調查,懷疑這筆10億美元欠款的統計數字水分太大。由于擔心這筆錢在本月底謝幕的現政府權力移交之后成為“死賬”,而新任總統布哈里和他的新政府對這筆巨額欠款態度不明,本輪帶著示威性質的大油荒才因此轟轟烈烈地上演,并愈演愈烈。
本輪大面積的嚴重油荒不僅讓尼日利亞經濟遭受嚴重的打擊,同時也帶來很多更深層次的挑戰,尼日利亞本國經濟學家就警告說,這樣的嚴重鬧劇可能會嚴重挫傷國際投資者的信心,進而影響到該國的經濟復蘇。
在紛繁的經濟利益紛爭之外,油荒還影射了尼日利亞同樣混雜了政治亂局。尼日利亞現任的喬納森總統即將于本月29日卸任,布哈里將于當天宣誓就職。有分析認為,油荒危機,其實就是落選的喬納森政府有意制造難題,如何籌措到如此巨額的補貼進口資金,將是擺在布哈里和他的新政府面前的一次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