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白糖牛市已啟 近期或有回調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05-18 瀏覽:3761次
2015年一季度以來,國內白糖一直處于一個強勢上行的狀態,即便在1月以來國外原糖持續走弱,甚至跌破12美分/磅的背景下,依舊維持超強的抗跌性。隨著美元走軟,巴西雷亞爾開始升值,國外原糖價格開始逐步回穩反彈,加上國內主場取大幅減產及進口政策的嚴格把控量大利好的支撐下,白糖主力合約在經歷兩個月的高位震蕩之后,再次吹響了上攻攻的號角,國內白糖牛市顯而易見。那我們應當如何在這一輪白糖牛市中,把握機遇與規避風險呢?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梳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國外白糖基本面分析
1。全球塘市基本面分析
國際糖業組織(ISO)預計全球2014/15年度糖市供應過剩62萬噸,低于上一年度的過剩260萬噸。全球2014/15年度糖消費量料增加1.8%,至1.715億噸,高于2013/14年度的1.684億噸。全球2014/15年度糖產量料較2013/14年度的1.710億噸增加0.6%,至1.721億噸。國際糖業組織在其最新的季度報告中稱:“當前的預估顯示在經歷四年的供應過剩局面之后,全球糖產量和消費量在2014/15年度接近平衡。”“盡管預期產量將創紀錄,但包括巴西、中國以及泰國在內的全球幾大主要糖生產國的產量料將下降。” ISO表示,預期近乎相等的全球糖產量和消費量將不會令過去四個年度中累積的全球巨大糖庫存壓力得到緩解。
2。巴西白糖基本面分析
UNICA發布數據顯示,2014/15年度截止2015年4月1日,巴西中南部甘蔗累計入榨量同比降低4.3%至5.71億噸,食堂產量同比降低6.7%至3199萬噸,乙醇同比增長2.23%至261.45億公升。ATR/甘蔗,136.58kg/ton,同比增長2.45%。產生食糖/乙醇比例為43.02%/56.98%,相比去年同期為45.22%/54.78%,乙醇比例有所增加。
目前,2015/16年度已經開榨近期降雨阻礙收割,一定程度上支撐糖價反彈,截止2015年4月1日,2015/16年度巴西中南部累計入榨甘蔗541.7萬噸,同比增長44.18%,食糖產量15.3
萬噸,同比增長10.87%,乙醇產量同比增長57.82%至2.32億公升,ATR/甘蔗,101.78kg/ton,生產食糖/乙醇的比例29.09%/70.91%,相比去年同期為36.59%/63.41%,生產乙醇比例增加。
巴西乙醇銷售主要以國內消費為主, 國內乙醇消費占總銷量的 90%以上。 2014/15 年度, 截止 2015年 2 月底,巴西乙醇銷量累計 226.03 億公升,同比下降 4.5%。其中國內消費量 213.52 億公升,占比94%。總銷量中,無水乙醇量 94.7 億公升,占比 42%;含水乙醇量 131.3 億公升,占比 58%。14/15 年度的乙醇出口銷售占比大幅下滑,是因為國際暴跌低迷, 損害了巴西乙醇的海外市場,而海外市場部分是巴西乙醇的一個重要增長點,缺少了這一塊市場的支撐,巴西國內乙醇市場的供需狀況偏向飽和,使得乙醇耗蔗占比下滑,食糖耗蔗占比上升,從而加劇糖價壓力。
3。印度白糖基本面分析
從印度方面來看,由于國內食糖庫存龐大,糖廠基本處于虧損。當前印度國內食糖庫存達到2012年來的最高水平,低廉的進口糖進入國內,糖廠所欠蔗款數量己經超過1900億盧比。眾所周知,印度是繼巴西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產糖國,同時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國。由于全球食糖供給充足,巴西產糖價格下跌,印度貿易商抓住機會進口巴西糖,國產糖銷售基本無利可圖。
據 ISMA 統計數據, 截止 2015 年 4 月 15 日, 本年度印度食糖產量累計 2635.6 萬噸, 同比增長 14%,其中北方邦食糖產量同比增長 8%至 678.5 萬噸,馬邦產量同比增長 33%至 996.1 萬噸,卡納塔克邦產量同比增長 9%至 450 萬噸。目前印度食糖出廠銷售價已經較榨季初下跌了 800-900 盧比/英擔, 其中印度北部地區食糖出廠價約 2300-2400 盧比/英擔,印度南部和西部地區食糖出廠價約 2100-2200 盧比/英擔。另外截止 4 月 15 日,印度未付蔗款額達到 1930 億盧比,約占蔗款總額的 30-35%。
ISMA 上調本年度印度食糖產量預期至 2700 萬噸,食糖消費量 2480 萬噸,本年度食糖過剩量 220萬噸,糖廠需要清理的積壓庫存達到 300-350 萬噸。對國內食糖過剩的現狀,將進口關稅從 25%提高至40%有一定作用,但整體作用不大,眼前的困難包括現金流不足,過剩庫存需要清理,以及信用貸款額度下降等問題卻難以解決。如果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一些糖廠或將不能從銀行貸款,導致約25-30%的糖廠在 2015/16 年度沒有能力開榨。
三、國內白糖基本面分析
1。國內白糖產銷情況分析


數據來源:布瑞克大宗數據庫

14/15 年度國內糖料種植面積減少,并且受不利天氣條件影響,布瑞克預估 2014/15 榨季國內食糖產量預期 1120 萬噸,較上月預估持平。 2014/15 榨季廣西、廣東甘蔗種植出現虧損,廣東甘蔗種植虧損達到 370 元/畝,云南方面人工費用低于兩廣,化肥施用量偏低,加上糖廠并未調低甘蔗收購價格,14/15 榨季仍每畝仍有 0-100 元種植效益。甘蔗種植效益繼續走低,目前廣東蔗區成片租地成為可能,大量的蔗田租讓出去種植其他作物。預計廣西同樣出現該情況,廣東及廣西甘蔗種植面積較14/15 榨季減少基礎上再減少 10%。另外由于種植效益偏低,15/16 榨季“超齡”宿根甘蔗比例大幅增加,進一步減低了單產潛力,預計 15/16 年度國內食糖產量僅為 1000 萬噸,缺口進一步擴大至 550-580 萬噸,國家儲備庫存也將出現快速下降。而與此同時,我國的食糖消費量卻在逐年穩步增加。
2。數據分析


中國3 月進口糖49.1 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9.3%,因國內糖價大幅貼水,促使買家趁機搶購海外供應。此前業內普遍進口量會攀升,因年初以來國際糖價及國內糖價走勢相悖,激勵進口。業內人士稱,目前進口商每噸進口糖可獲利超過200 美元,作為全球糖進口大國之一,中國的進口量受到密切關注,并可能對國際糖價產生重大影響。目前糖價位于六年低點,不過,中國政府要求糖廠將今年的原糖進口量限制在350 萬噸,這可能使得國際糖市出現過剩。 中國還將進口白糖的企業僅限于終端用戶,拒絕貿易及投資公司通過套利窗口獲利。今年中國糖產量預計降逾20%至1050 萬噸左右,因去年甘蔗種植面積縮減。若明年的種植面積再度縮減,國內供應缺口將擴大,提升進口需求。中國1-3 月糖進口量接近100 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6%。
在政策方面,2015 年2 月印發的中央中指出加強農產品進出口調控,把握好農產品進口規模、節奏,完善食糖等重要農產品進出口和關稅配額管理,嚴厲打擊農產品走私行為。
這些政策措施與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對食糖進口管控的相關舉措不謀而合。隨著內外價差的不斷數擴大,近幾年來低價進口糖對國內食糖行業的沖擊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國外食糖的進入已經在削弱國產糖的主導地位,因此進口糖需要以合理的方式進行管控,進口糖的規模需要加以控制,需要從整個國家的層面來進行有效的管控以保證國內食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工業庫存分析
根據布瑞克 4 月中國食糖供需平衡表數據顯示:2014/15 榨季我國食糖期末庫存展望為 989.5 萬噸,庫存消費比66%,15/16 期末庫存展望為 732.5 萬噸,庫存消費比 47%。3 月份食糖總庫存 1567 萬噸,同比降低 3%,環比增長 10%;工業庫存 664 萬噸,同比降低 13%,商業庫存 218 萬噸,同比上漲 50%。消費需求 115 萬噸,預計 4 月份消費需求 120 萬噸。經過調整,2014 年 3 月供需比指數 141,供需比指數有所降低,國內庫存壓力有所緩解。
四、后市展望及價格趨勢
綜上所述,國際方面,4月份隨著美元開始走軟,巴西雷亞爾升值,外糖在經理持續下跌之后出現小幅反彈。全球全球食糖依然過剩。巴西天氣情況較好,新榨季食糖產量預期增加。泰國和印度都面臨巨大的銷售壓力。而中國對原糖的進口限制導致白糖進口需求增加,進一步推高白糖價格,拉大白糖與原糖價差。國內方面,隨著主產區大幅減倉,庫存壓力逐步減小下榨季種植面積預期的減少以及糖廠惜售等利多支撐,糖價牛市基調不變。但考慮到國內仍有 700 萬噸左右的國儲及地方儲備,僅僅是這些因素不足支撐白糖持續上漲。市場擔心國家繼續嚴控配額外食糖進口,引發了多頭積極做多熱情。市場一片看漲氛圍,但目前市場看漲心態較為脆弱,政策的走向舉足輕重,如果后期政策一旦寬松,糖價將可能出現短期的快速下跌。由于目前消息面相對平靜,5月沖高回落的概率較高,因此后期操作上可關注堅5100-5300區間逢低做多,不建議盲目追漲。中長線不改牛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