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滬鋁跌勢無法逆轉 鐵礦石領跌1.39%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10-29 瀏覽:3561次
點擊查看大圖
今日(10月29日)早盤,維持弱勢震蕩。漲跌幅較明顯的有PTA漲1.66%、鐵礦跌1.39%、滬錫跌1.22%、滬鋁跌1.05%。
目前,全球經濟仍然動蕩,大部分觀點認為全球經濟并不會再次衰退。然而,從經濟周期的角度來看,全球經濟正走向周期的波谷,2017年左右將達到谷底,但下滑幅度不會太大;從經濟長周期發展的角度來看,以網絡革命為增長點帶動的上輪經濟增長目前已經是強弩之末,目前全球經濟正處于新的長周期開始階段。
我國提出經濟“新常態”戰略思維后對國際市場進口需求減弱,當前全球市場尤其是工業品市場仍在尋找替代我國需求的新的出口地和需求點,而這一過程可能需要多年時間,期間工業品價格可能難以出現大幅度上漲。
鐵礦石醞釀階段下跌行情
從基本面來看,供給不變下的需求縮量將持續利空鐵礦石。鐵礦石期貨相對堅挺的原因在于其深度貼水現貨,市場預期未來深度貼水狀態可能修復,但究竟是期貨向現貨靠攏,還是現貨向期貨靠攏尚無定論。在期貨深度貼水現貨情況下,下跌空間可能并不大。但我們注意到,最近期現價差有所修復,自10月至今鐵礦石進口現貨價格已下跌35元/噸,而同期的期貨價格只下跌了7元/噸,國都期貨測算的期現價差已縮小至30元/噸。從目前市場表現來看,現貨價格正在向期價靠攏,單邊做空機會顯現,下跌空間正在打開。
國內鋁供過于求格局短期恐無法逆轉
在近期國內鋁行業減產消息不斷傳出時,鋁價下跌趨勢卻未改變。
對于鋁價持續下跌的原因,銅冠金源期貨金屬事業部負責人朱鵬波告訴期貨日報記者,鋁本身是供應過剩的品種之一,此次價格暴跌源于上游氧化鋁價格下跌和動力煤價格下行,生產原料價格下跌使得鋁生產企業成本下降,令鋁價承壓。
方正中期研究院金屬組研究員馮海瑩分析稱,今年國內原鋁產量同比仍出現較快增長,但鋁終端需求不佳,推動鋁相關產品出口大幅攀升,加劇了全球鋁市供應過剩的憂慮。電價和動力煤價格下跌,也推動鋁生產成本降低。
“現貨市場中,近期多家冶煉廠集中出貨,市場供應增加,但下游按需采購,主動囤貨意愿較低。”馮海瑩稱,以上因素均利空鋁價,近期有關電價下調及電改的傳聞,更是令鋁價雪上加霜。
對于鋁價后期走勢,不少市場人士均表示難言樂觀。朱鵬波說,鋁行業過剩格局短期無法逆轉,而且明年預計仍有400萬噸新增產能,因此鋁價后期仍可能繼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