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油脂領跌商品 白糖牛市再啟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08-14    瀏覽:3577次

點擊查看大圖

  周五(8月14日)商品早盤走勢分化,午后多數下挫。其中,燃料油跌2.14%,豆油跌1.78%,滬鎳跌1.47%,豆粕跌1.45%,瀝青跌1.42%,菜油跌1.26%,菜粕跌1.25%,棕櫚油跌1.21%,滬錫跌1.09%,滬鉛跌1.09%。漲幅方面,白糖漲1.51%,淀粉漲1.17%,PVC漲1.06%。

  北京時間8月13日凌晨,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了8月供需報告。報告首次基于田間調查的美豆和玉米畝產意外上調,產量預測與市場預期相差幅度創30年之最。報告意外利空,令當晚CBOT豆類、玉米等承壓重挫。其中,美豆主力合約跌幅達6%,價格回挫至6月以來區間下沿;玉米主力合約跌至去年10月以來新低;美麥產量和庫存略下調,但受大豆、玉米暴跌拖累也下跌至年內低點。后續關注8月剩余時間里天氣對畝產的最終影響,天氣市最后炒作階段行情或仍表現振蕩。同時關注國內外變化對商品市場的影響。

  玉米:報告數據意外利空。預測美國玉米畝產為168.8蒲式耳,高于上月預測的166.8蒲式耳,此前市場預期畝產會下調至164.5蒲式耳。受畝產意外上調提振,玉米產量上調至136.86億蒲式耳,高于上月預測的135.3億和市場預期的133.27億蒲式耳。

  與此同時,玉米供給量達創紀錄的155億蒲式耳。受產量上調而預期價格下跌提振,玉米需求上調4000萬蒲式耳,其中,食用、種用、工業用和乙醇用量增加抵消出口的下滑。南美供給加大抑制美國玉米出口競爭力。美國玉米年終庫存上調至17.13億蒲式耳,遠高于市場預期的14.24億蒲式耳和上月預測的15.99億蒲式耳,僅略低于2014/2015年度創紀錄的17.72億蒲式耳。總體來看,美國玉米供給繼續保持寬松,未來兩個月需繼續關注產量調整對供需格局的影響。

  全球方面,巴西玉米產量上調200萬噸,達到8400萬噸,出口量上調100萬噸,達到2700萬噸;烏克蘭玉米出口量上調150萬噸;中國玉米產量下調400萬噸,達到2.25億噸,但進口量維持在300萬噸。全球2015/2016年度玉米庫存上調510萬噸,達到1.951億噸,仍為歷史最高水平;2014/2015年度玉米庫存也上調340萬噸,達到1.974億噸,為歷史次高水平。全球供給充裕格局延續。

  大豆:美國新豆產量意外上調。在6月大豆主產區潮濕天氣影響下,市場預期8月供需報告會下調美豆面積和畝產預測。但USDA報告僅將收割面積下調90萬英畝,而畝產卻意外上調至46.9蒲式耳,高于此前預測的46蒲式耳,并遠高于市場平均預期的44.7蒲式耳,較去年創紀錄的畝產僅略低0.9蒲式耳。由此使得大豆產量意外上調3.1億蒲式耳,達到39.16億蒲式耳,較去年創紀錄產量僅低5300萬蒲式耳,與市場預期的37.24億蒲式耳相差幅度高達1.92億蒲式耳,相差幅度亦創下30年之最。

  除大豆產量上調外,新豆出口銷量創6年低位也導致出口量下調5000萬蒲式耳。受油粕消費增加提振,大豆壓榨量上調2000萬蒲式耳。預測新豆年終庫存為4.7億蒲式耳,高于上月預測的4.25億蒲式耳,遠高于市場預期的3.05億蒲式耳,年比增幅近1倍。由此看來,美國新豆供給比此前預期更為寬松,報告無疑利空豆類市場。8月剩余時間仍需密切關注天氣及對畝產的最終影響。

  全球方面,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未作調整,但巴西陳豆出口量上調300萬噸,新豆出口量上調370萬噸;阿根廷陳豆出口量上調160萬噸,新豆出口量上調110萬噸。在南美大豆豐產的情況下,美豆出口量競爭壓力將加劇。南美大豆出口量增加導致全球陳豆庫存量下調110萬噸,新豆庫存量下調490萬噸。但新豆庫存年比增幅仍達8%,全球大豆供給寬松格局未發生變化,因此對美豆價格提振有限。

  小麥:數據調整溫和利多。USDA預測美國小麥產量為21.36億蒲式耳,低于上月預測的21.48億蒲式耳和市場預期的21.53億蒲式耳;美國小麥年終庫存上調至8.5億蒲式耳,低于市場預期的8.58億蒲式耳和上月預測的8.42億蒲式耳,此庫存水平仍為6年最高水平。同時需求疲軟仍將抑制小麥價格。出口銷售緩慢以及國外供給加大,導致8月美麥出口量下調2500萬蒲式耳。

  全球數據調整利空。供給增速快于消費增速,全球小麥庫存上調170萬噸至創紀錄的2.215億噸。8月供需報告再次確認美國及全球小麥供給龐大的格局。未來仍需繼續關注小麥主要出口國天氣對產量的影響及出口需求變化。(作者單位:光大期貨)

  

  鄭棉1601合約近期雖然有反彈的跡象,但成交量仍偏低,多頭力量也不夠強大,表明多空仍處于僵持階段。

  威廉指標仍處于偏空區域運行,這說明空頭稍微占據上風。同時短期均線,如10日均線和20日均線皆對期貨價格形成壓制。下方12000元/噸一線或有一定支撐,但上方壓制重重。短期預計繼續處于窄幅盤整中。

  操作上,觀望為宜。

  棕櫚油二次探底

  棕櫚油1601合約在7月上旬曾大幅急跌,下探4500元/噸一線,測試支撐時,受到買盤提振而展開反彈。近期期貨價格重新下探測試4500元/噸,也同樣得到支撐,且持倉量有明顯增加,周二成交量也創下該合約新高,說明二次探底成功,短期轉入反彈階段。

  MACD指標綠柱收縮,DIFF有重新向上交叉DEA的可能,關注未來2個交易日的指標變化,一旦向上交叉,即是確認探底成功的信號,可加碼多單。

  操作上,4600—4700元/噸區域買多,以4570元/噸為止損點,目標位4900元/噸。 (瑞達期貨肖永志)

  

  昨日(8月13日)(000911,收盤價19.67元)發布半年報顯示,受益于糖價回暖,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為2381.4萬元,同比增幅達145.5%,實現扭虧轉盈。受此利好刺激,昨日南寧糖業收盤漲停。

  卓創資訊白糖分析師王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半年國內糖價回暖主要是因為國內甘蔗減產導致白糖產量下降,緩解產能過剩;另外,上半年國家嚴控白糖進口也使得國內糖價得到支撐。目前看來,國內糖市“熊轉牛”的基調已奠定,但受限于走私糖,短期內糖價暫處于“慢牛”上漲中。

  多因素促糖價上漲

  南寧糖業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4.2億元,同比增加14.4%。其中,制糖業營收達10.1億元,占總營收約72%,同比增長23.1%;在紙制品業營收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受益于糖價回暖,南寧糖業上半年凈利潤得以扭虧為盈,大幅增長145.5%。

  南寧糖業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白糖含稅銷售均價較去年增加306元/噸,同比增幅達6.4%;而去年,受困于糖價三年連跌,南寧糖業業績陷入虧損。南寧糖業去年財報顯示,去年產區南寧糖價由制糖期初最高5640元/噸,曾一度最低下跌至3920元/噸。由于遠遠跌破成本價,當時國內糖企大面積陷入虧損。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受制于甘蔗價格持續低迷,國內甘蔗種植積極性下降。今年上半年國內甘蔗產量為1050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300萬噸。甘蔗產量的下降直接導致白糖產量下降,使得國內白糖產能過剩得以緩解。

  另外,今年上半年國家出于保護國內糖業考慮,一直對進口糖堅持“嚴控進口”的姿態。使得國內糖價維持上漲態勢。“雖然從下游消費的各個方面并未看出白糖大幅放量跡象,但在上述兩方面利好提振下,國內白糖價格確實大幅走高。”王濤表示。卓創資訊提供的糖價報價顯示,2015年1月1日廣西南寧報價4420元/噸,6月30日報價5350元/噸,上漲930元/噸,累計漲幅高達21%。

  下半年糖價仍看漲

  中國糖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5榨季(2014年11月~2015年3月)制糖期內全國共生產食糖1055.6萬噸,比上一制糖期減少產糖276.2萬噸。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累計食糖產銷率65.14%,比上制糖期59.32提高5.82%。

  生意社糖業分析師劉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初開始國內糖價一直上漲,6月中旬至7月份糖價出現較大幅回落,直至目前,國內糖價再小幅回升。

  對于未來糖價走勢,王濤表示,受甘蔗價格持續低迷及天氣影響,今年甘蔗的產量會進一步下降。如果后期進口糖政策不變,國內糖價勢必迎來新的高點。“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使我國出現南澇北旱的局面,如果被淹時間較長,廣西云南等主產區的甘蔗生長會受到一定影響,進而引起下個榨季減產。如果厄爾尼諾現象加劇,減產則更為明顯。”王濤表示。

  劉威認為,9月份開始,國內進口量會減少。9、10月份的雙節(中秋節、國慶節)前企業大量備貨將會導致糖價進一步上漲。如果國內外糖價價差太大,走私糖將增多。“預計到10月份,國內糖價還會上升100~200元/噸,但不會超過300元/噸。”

  王濤也指出,受限于走私糖沖擊國內市場,外加下游消費遲遲未見放量,因此,糖價短期暫時處于“慢牛”走勢中;但從長期看,在減產、嚴控進口利好支撐下,后續糖價或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提升。(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