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

您的位置:首頁--期貨研究--專題研究

商品午后反彈 甲醇暴跌不止

來源:鑫鼎盛期貨莆田營業部轉自東方財富網    時間:2015-08-04    瀏覽:3709次

       周二(8月4日)商品早盤延續頹勢,午后多數反彈。跌幅方面,甲醇跌4.44%,橡膠跌2.23%,滬錫跌1.79%,白銀、棕櫚油跌幅超1%。漲幅方面,纖維板漲2.82%,膠合板漲2.62%,LLDEP漲1.46%,PP漲1.57%。

  棕櫚油

點擊查看大圖

  外盤走勢: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棕櫚油期貨周一觸及11個月低位,因其他食用油下跌,且未來數周需求將疲弱及產量較高的預期令價格承壓。指標10月棕櫚油期貨收低3.1%,報每噸2,055馬幣, 稍早觸及2,049馬幣,為9月11日以來最低。

  消息方面:

  1、德國漢堡的行業刊物油世界發布的最新周報顯示,2014年10月到2015年9月份的年度里,全球棕櫚油出口量將會創下歷史新高。

  2、一份調查機構顯示,今年6月份印尼毛棕櫚油產量可能創下至少去年8月份以來的新高,因為新種植園的產量提高,這也將是棕櫚油產量連續第四個月增長。路透社對三位印尼行業官員以及種植園企業的調查顯示,6月份印尼毛棕櫚油產量預計為280萬噸,高于5月份的277.4萬噸。

  現貨方面:8月3日,國內棕櫚油現貨價格整體下移,多數地區廠商報價隨盤下調50元/噸左右不等,個別地區此前偏高者,今日調將幅度偏大在100-150元/噸。少數地區廠商停報觀望。天津地區 :貿易商報價,24度4800元/噸,與上周五相比跌70。日照地區:貿易商報價,24度4900元/噸,與上周五相比跌50。秦皇島地區:工廠報價,24度5000元/噸。廈門地區:貿易商報價,24度4750元/ 噸。廣州地區:貿易商報價,24度4630元/噸,與上周五相比跌70。張家港地區:工廠報價,24度4850元/噸。地區:貿易商報價,24度4960元/噸。

  倉單方面,棕櫚油倉單250張,較上一個交易日持平。

  觀點總結:三季度季節性增產及出口需求放慢等因素壓制棕櫚格,加之原油期貨再現疲弱走勢,國內外棕櫚油期貨價格偏弱運行。技術上,棕櫚油1601合約短線延續弱勢振蕩行情,關注下方4600元噸和4520元/噸支撐情況,建議空單逢急跌減持,剩余空單止損參考4750元/噸。

  甲醇

點擊查看大圖

  成本支撐減弱背景下,近期國內甲醇現貨價格區域性下滑,且跌幅不斷擴大,主流價格下滑幅度在20-150元/噸。

  “原油持續下跌是甲醇下跌的主因,經濟環境偏弱是根本。”分析師趙飛指出,從基本面來看,一是傳統需求增速不足,抗風險能力下降;二是全行業寄予厚望的烯烴對甲醇的需求受原油的負面影響表現不佳;三是甲醇燃料發力不足;四是從庫存、開工率指標看,傳統的利空因素影響逐漸消退。“在主要利空因素——原油價格沒有反彈的前提下,甲醇價格在基本面層面的影響下無上漲動力,短期仍然有慣性下跌的可能,但下跌幅度比較有限。”

  陳棟表示,目前甲醇市場弱勢難改,且恐慌情緒加劇,由于寧夏地區烯烴采購量減少,以前堅挺的陜北、內蒙亦出現大幅走低之勢,且簽單不夠理想,當地業者表示后市堪憂。港口方面,兩大港口交投仍顯僵持,而進口船期在7月下半月江蘇港口有10萬余噸的貨物到港,屆時后續港口的庫存量將出現回升,另外,內地下游市場需求疲弱,原料甲醇缺乏有力支撐。在油價低位背景下,MTP虧損依舊,且后期開工率令人擔憂,華東、西北均有減少采購量傳聞。整體來看,甲醇期價難有大漲支撐,短線探底之路將繼續。

  光大期貨分析師鐘美燕補充稱,期現貨聯動下滑,遠月較近月弱勢更為明顯。現貨方面,內地價格跌幅擴大,內蒙最低成交至1650元/噸附近。需求弱勢主導下,短期貿易商接貨意愿薄弱,廠家想挺價都難。期貨方面,之前遠月升水近月,使得空頭移倉時更具有價格優勢。

  

  銅價在倫敦跌至六年低點,接近熊市;鋁價也跌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之前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金屬消費國的制造業活動減弱。

  市場持續擔憂在全球商品供應充足的情況下來自最大消費國中國的需求疲弱。追蹤24種商品表現的標普GSCI指數周一跌至六年新低。

  由于石油、金屬以及糧食等均出現供應過剩,價格跌至13年來低點。

  受中國放緩拖累,鋅在上周五加入鋁、鎳、鉛和錫的行列跌入熊市。

  三個月交割的期銅下午5:55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下跌0.2%,結于每噸5,220美元(每磅2.37美元),之前一度下探5,142美元,為2009年7月份以來最低水平。

  收于5,184美元將意味著銅價自5月5日峰值下跌20%,符合熊市的一般定義。

  9月份交割的期銅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下跌0.7%至每磅2.346美元。

  鎳在倫敦領跌工業金屬,一度下跌多達3.4%;鋁一度下跌多達1%至每噸1,601.50美元,為2009年7月份以來低點;鉛、錫和鋅在LME也下跌。(來源:鳳凰網)

  

  受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以及美元走強的影響,市場周一(8月3日)再度全線下跌,追蹤能源、金屬和表現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連跌三天,創2002年2月以來最低。布倫特油價自1月份以來首次跌破50美元并進入熊市,國際金價逼近5年低點,而銅價也抵達熊市邊緣;其它基本金屬和貴金屬同向走低。

  周一跌勢最兇猛的無疑要屬原油。國際油價當天大跌逾5%,并刷新今年1月來最低水平,指標布倫特原油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因中國制造業活動疲弱令商品市場拋售加劇。由于油價的下跌拉低通脹,而在缺乏通脹的環境下跌黃金通常難有良好的表現。

  金屬方面,COMEX期金周一下跌0.5%,收盤價接近逾5年來最低水平;期銀下跌1.6%,至14.51美元/盎司,為7月15日來最大日跌幅;鉑金期貨下跌1.8%,至967.10美元/盎司;鈀金期貨下跌1.3%,至603.20美元/盎司。

  同時,倫敦銅價周一跌至六年低點,接近熊市,之前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金屬消費國的制造業活動減弱。倫敦鎳領跌工業金屬,一度下跌多達3.4%;鋁下跌多達1%,至2009年7月份以來低點。彭博工業金屬分類指數下探2009年4月份以來最低水平

  據華爾街日報周一(8月3日)報道,大宗商品價格再度下挫,追蹤一籃子大宗商品價格表現的S&P GSCotal Return Index創下2008年11月份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這使得已持續一年的大宗商品跌勢進一步加深,幾乎沒有觀察人士預計這一局面會出現緩解。

  上周五(7月24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報告顯示,對沖基金和其它基金經理對美國原油看漲押注降至五年最低,同時他們的黃金持倉至少十年來首次變成凈空頭。他們重申預期銅價下跌。

  大宗商品市場的投資者面對著放緩、全球經濟低迷以及美聯儲上調前景的威脅。此外,美元的升值也給原材料價格帶來壓力。美國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推動美元今年夏天走高。

  大宗商品價格承壓的另一個原因是很多原材料供過于求。美國以外的大豆種植企業或者煤礦都選擇維持產量不減,因為這些國家的本幣疲弱使這些企業能夠將成本維持在較低水平,而美元走強則意味著他們在價格下降的情況下,仍能實現更多利潤。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