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貨研究
飼料需求疲軟 豆粕高處不勝寒
來源:期貨日報 時間:2014-02-27 瀏覽:3877次
企業采購較為謹慎,現貨庫存料呈回升趨勢
國內飼料需求強勁增長的風光已不再,大豆供應增長的趨勢并未因南美局部干旱而扭轉。多重因素壓制,預計1405合約將高位回落。
2月初,CBOT大豆期貨持續走高提振連豆粕一舉突破前期振蕩區間的高點。然而,國內飼料需求強勁增長的風光不再,大豆供應增長的趨勢并未因南美局部的干旱而扭轉,且市場上“多油空粕”以及“買遠拋近”反向套利的資金力量有所增多,當前連豆粕期貨走勢與大豆期貨背道而馳。
飼料需求預期下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09年中國養殖行業規模化發展趨勢顯現以來,我國配合飼料與混合飼料產量的增速百分比一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然而,受嚴重的動物疫情和政府反腐倡廉導致餐飲業消費顯著下滑的影響,我國飼料產量的同比增速出現明顯下滑。截至2013年12月,我國配合飼料累計產量為1.38億噸,同比增速降至9.21%;混合飼料累計產量為0.59億噸,同比增速降至7.56%。
2014年開局,國內養殖業依然承受著禽流感疫情繼續發酵、生豬價格低位運行的影響,預計春季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不容樂觀,今年飼料需求預期繼續下滑。
春季是流感的高發期,預計一季度禽流感疫情仍將持續。受活禽市場關停、肉禽消費減少的影響,目前國內家禽養殖效益已經全線虧損,禽料消費呈現環比下降趨勢。
截至2月19日,全國生豬出場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2.96元,豬糧比價跌至5.49∶1,已連續6周低于盈虧平衡點。雖然按照《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的規定,國家發改委準備啟動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工作,但是從歷次收儲情況來看,該政策的托底效果越來越微弱。政府調控的最終目的還是促使養殖戶調整養殖結構,化解當前生豬產能偏高的局面,而生豬存欄量下滑將直接影響飼料需求。
進口大豆到港,豆粕庫存回升
元宵節過后,國內恢復開機的油廠不斷增加,整體開機率逐步提高,全國各地油廠大豆壓榨總量預計在150萬噸左右的正常水平。此前廣東商檢抽查進口大豆轉基因序列的影響是短暫的,目前大豆到港情況基本正常,沒有大范圍船期延遲的現象。
雖然當前國內到港大豆依然以美國大豆為主,但是從遠期報價來看,3—4月船期的南美大豆價格優勢明顯,南美大豆將逐漸取代美國大豆成為國內油廠未來幾個月的主要供應者。從開局形勢來看,今年南美大豆的出口可能略好于去年。首先,今年2月巴西南部港口天氣晴朗少雨,貨物裝船效率高于去年同期,且政府積極為大豆出口安排港口資源,目前巴西大豆出口裝運順暢。其次,阿根廷央行數據顯示,自2月5日以來,美元兌比索的匯率終于由8.0118的創紀錄高位回落,這有利于降低阿根廷農戶的惜售情緒。
市場預估3月份大豆到港量將達到540萬噸,4月份為560萬噸,5月份為620萬噸,未來數月國內油廠因為缺豆而停機的可能性偏小,而飼料企業采購較為謹慎,預計豆粕現貨庫存將呈現回升趨勢。
豆粕期貨九五價差上揚
由于豆粕短期基本面預計寬松,豆粕期貨的月間價差悄然發生著變化。每年2—5月,豆粕5月合約替代1月合約成為近月主力,此時九五價差經常出現較大波動。其中,2012和2013年都因為豆粕現貨價格居高不下導致5月合約明顯強于9月合約,但今年形勢剛好相反。絕對價格偏低的豆粕1409合約自掛牌上市以來一直受到投資者追捧,而1405合約在供應漸增、需求疲軟的拖累下高位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