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證所談期權:限倉制度控風險 初期交易清淡有預判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15-02-04 瀏覽:4112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王一鳴
昨日(2月3日)下午4時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參加了上證所舉行股票媒體座談會。晚8時,上證所發布《上證50ETF期權合約品種上市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期權持倉限額管理業務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股票期權下周一(2月9日)就要正式上線了。我知道大家現在最關心的是我們準備的情況。”昨日上證所總經理在媒體座談會上表示,各類準備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股票期權成功上市的關鍵是風險防控是否到位。
“在研究推演期權產品的時候,基本思路是先解決 有沒有的問題,而不是考慮一推出來就很活躍,非常好用。”黃紅元指出。
上證所副總經理謝瑋還表示:“在嚴格的投資者準入和嚴密的風險管理制度下,我們對上市初期的交易清淡有充分的預判,絕不片面追求成交。”
單日買入開倉限額100張
黃紅元在座談會上表示,風險防控是重中之重,基于這一考慮,對于交易采取多種工具,借鑒了國際和國內、與等多方面的工具和手段。比如期貨界常用的,逐日盯市、股票市場漲跌停板以及期貨市場的限倉制度,交易所都進行了借鑒。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上證所目前對期權合約交易實施循序漸進的持倉限額管理,具體做法是,“對所有初次進入期權市場的投資者,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均實行嚴格的限倉制度,待投資者交易一段時間、充分了解期權特性后,再逐步放開持倉額度限制。例如,若上線三個月后,交易所將原有投資者的總持倉額度從50張提高到1000張,但新開戶或交易未滿三個月的投資者的持倉額度仍為50張。”
上證所表示,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考慮即使市場較為成熟后,仍不斷會有新進入市場的投資者會因缺乏實戰經驗、盲目投機,在自身遭受巨大損失的同時,也可能對市場定價和產品功能的發揮等造成不良影響,對此要進行預防。
謝瑋稱,上證所通過嚴格的投資者準入和限倉措施來防范投資者不理性交易行為,維護期權市場穩定運行。上證所絕不片面追求市場交易量和活躍度。“對于ETF期權這類復雜的金融衍生工具,我們不希望投資者在不熟悉產品前就蜂擁而至,這樣反而不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
不過,謝瑋也表示,“待市場平穩運行一段時間后,上證所會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適當放寬相關限制條件。”
1月31日共80家機構參測
在技術系統準備方面,據謝瑋介紹,上證所和中登公司已組織完成了2輪共計5場期權全網測試、2場期權全市場上線演練。
近期全網測試和上線演練的市場參與者參測情況如下:1月10日全網功能測試:78家參測,其中77家證券公司、1家期貨公司。1月17日全網性能及故障切換測試:89家參測,其中79家證券公司、10家期貨公司。1月24日第一次上線演練:81家參測,其中71家證券公司、10家期貨公司。1月31日第二次上線演練:80家參測,其中70家證券公司、10家期貨公司。
據悉,在相關測試中,期權技術系統交易正常,上證所及中登公司對賬成功,監察和風控系統運行正常。
在應急預案準備方面,上證所制定了 《股票期權業務異常情況應急處置規程和預案》,全面考慮了股票期權業務中可能發生的交易運行異常、交易行為異常以及合約標的異常情況的具體場景,建立了與之對應的應急處理機制及流程。
從模擬交易情況看,自2013年12月26日以來,交易所開始了全真模擬交易。全真模擬交易合約標的包括(,)、(,)兩只股票和上證50、上證180兩只ETF,首日上市合約總數計160個。截至2014年年底,由于標的價格波動加掛的合約數為288個,合約總數增加到448個。在交易量方面,由于采取了較嚴格的限倉制度,交易量偏小。日均合約成交量為43.48萬張,日均權利金交易金額為11.66億元,日均成交合約面值為160.91億元。
截至2015年1月30日,共81家和13家期貨公司的經紀業務客戶參與了全真模擬交易,先后累計超過19萬個賬戶參與了模擬交易。從交易和持倉的集中度看,前1%的賬戶交易和持倉均占到整個市場的75%以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中國平安反彈4.30%,上汽集團反彈2.46%。
將適時減免做市商費用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2月2日,上證50ETF期權首批做市商名單已確定,、中信、海通、招商、齊魯、廣發、華泰、東方等8家證券公司成為上證50ETF期權的首批做市商。
上證所衍生品業務部總監劉逖介紹稱,當市場過度投機時,由于價格糾錯的原因,做市商將在市場上執行與其他投資者反方向操作維持價格穩定,降低泡沫;當市場過于沉寂時,做市商在市場上買進賣出期權合約及標的,活躍市場帶動人氣,促進價格回歸合理狀態。
劉逖稱,上證所通過對做市商報價的最大買賣價差、最小報價數量、報價參與率、合約覆蓋率等指標的監測,來分析判斷做市商是否達到交易所相關規定。上證所還將定期對做市服務進行綜合評價,根據做市商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服務的情況,對做市商采取末位淘汰。
他表示,做市商承擔做市義務也享有權利,包括申請提高持倉限額以及做市義務豁免。同時,為提高做市商提供流動性服務的積極性,上證所還根據定期評價結果給予做市商費用的減免和返還。